她们的文学情思

她们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者,也是生活的观察者。她们志在学术,常年驻足实验室,沉浸在各种数理公式的探索中。同时,她们也在用一颗文学的初心观察着生活,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感悟。

欢迎把你的作品发给“五月”(),与“五月”一起成长。扫码可阅读《中国青年作家报》电子版、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创作频道、中国青年作家网,那里是一片更大的文学花海。

“走啊走啊,我想,若不是穿着鞋子,脚下大概很快就长出根了吧?若不是穿着衣服,四肢很快就长出叶子了吧?”

任金灿灿的文字涌流卷挟着,赤脚穿行在四时之景不同的向日葵地,趾尖触碰略带湿气的泥土清凉,腾空迈起感受笼罩的热气蒸腾……

随着如织人流,在宽阔的柏油路上行走,耳畔有嘈杂的车水马龙,也有葵花地间的云吟风啸,灵魂释放在万亩的葵花地头,躯体行走在现实的熙熙攘攘……

生活时常倍速播放。正式开启一天工作前的清晨时分,算是一天中相对可以自由支配的时段了,毕竟它的长短也可以取决于几点起床。从大学起,我一直有晨练的习惯,恰好,从公寓到研究所不过20分钟的脚程,于是我便坚持每天步行前往。四季更迭,路途中,树木与行人的装束变了又变,而始终如一的是,十字路口处,交通志愿者阿姨的喇叭中气势恢宏的指挥声——“往西走”“往北走”,穿透大多自顾自地埋头走路的人群,独自撑起街头的“人声鼎沸”。醒目的单车,蓝、黄、绿,成为大巴与小车之间的点缀,车辆的轰隆声充斥着路表,有一种安静又疏离的热闹。

有时感觉走路稍显单调,我便会戴上一侧耳机,也是安全起见,避免完全隔绝了外界。听首喜欢的歌?相比身边浑然天成的交响乐,倒显得耳机里的音乐过于聒噪。干脆播放一些文字好了,文字有一种自带的节奏和韵律,让内心格外沉静。脚步匆匆,其实故事听不进多少。但是,当再去阅读相应文字时,就会察觉听书的趣味,仿佛从老朋友那里听来过这些故事,亲切又陌生。我想,或许是听书时,没有真实的文字翻动来刺激视觉,就更容易调动起想象力与其他感官,这份情绪被不知不觉地保存下来,再去阅读时,又会油然而生。

那么听一本什么书呢?最近喜欢小篇幅的散文,零碎的时间里可以觅得片刻宁静,又适可而止地回归现实世界。《遥远的向日葵地》,这名字和封面都让我眼前一亮。文字如书名,像一部纪录片,穿山越水,把读者带入那片孤独而灿烂的向日葵地,有一种生生不息、坚韧绚烂的生命力。书中记述的是作者李娟举家迁徙至乌伦古河岸戈壁的一段经历,母亲、外婆、叔叔,还有家禽、牲畜,定居在葵花地旁的“冬窝子”,开启了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。荒漠上开辟的百亩葵花地,经历了鹅喉羚啃食、接连补种,遭遇了干旱、虫害,直至收获,始终贯穿着微弱的希望和漫长的等待……这里有关于自然的壮阔、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、关于人与动物和人与人的亲密无间……书中的向日葵是鲜活立体的,既让读者见证了它平日里的经典形象——“美好的象征,激情和勇气”,同时,也见证了这金色辉煌瞬间后的“等待、忍受与离别”,见证了“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”。

乌伦古河南岸的广阔高地上,几十亩空地用来播种葵花。时值灾年,大地满目疮痍,而字里行间仍能读出小心翼翼、坚定又保守的希望。

大自然面前,一切言语、行动,乃至一群人,都是渺小的。刚搬来时,一家人就像被大风吹来的微小事物,然而,怀揣着希望,播下向日葵种子,仿佛空旷的土地马上浮现出属于未来的金色灿烂,生活渐渐有了起色,也给寂寥的荒野镶嵌了一簇祥和。这空旷的天地间,任何生命都显得格外渺小,而生命之间对彼此的意义和存在感却更加厚重,就像母亲会心疼一只狗,和一只鸡交谈,对一片葵花地诉说……于是,一同前来的动物们也都成为有正式身份的家庭成员,在这本书中也大都有专属的章节。灰头土脸的鹅、自带羽绒服的鸭子、靠着灵感认路的鸡,还有搞怪的丑丑和赛虎,它们的陪伴让我不禁羡慕,作者的生活太有意思了,不知不觉地融入这一大家的快乐中。细腻又强烈的文字带我走进这片土地,有一种陌生的归属感,感觉此刻的自己不是外来游客,而是离乡多年、重归故里的游子。

“葵花地金光灿烂、无边喧哗、长得越发浓茂喧嚣,花盘金光四射,日渐华盛,我们的蒙古包才深深沉入海底。”

小心翼翼揣着的希望虽不敢放大,却也从未湮灭,哪怕仅存活了最后十几亩“株秆细弱、如瓶中花一样娇柔浪漫”的向日葵,作者一家也坚信着葵花“最终咄咄逼人的美丽和金光四射的盛况”。待到葵花真正盛放,一座金色王国打开城门,心中暗自替作者一家庆幸,还好相信大地的力量,不曾放弃,在这荒野中开辟出光彩四射的向日葵花田。给葵花授粉时,赶蜂人驱来千千万万只金色的蜜蜂,嗡嗡声不绝于耳,“花盘瞬间达到金色的巅峰状态”,宣告夏日结束,秋天即将全面到来。

收获,意味着一种离别。告别一段历经万般孤独苦难播种葵花的日子,一段静默扎根的时光,一段光彩夺目的盛放……而在这场告别过后,审视现下所拥有的、收获的,包括情感、记忆、希望与热忱,都是值得反复回味、永远怀念的。

亲情,一个唯恐和“离别”关联的词。书中有两位非常重要的主人公,风风火火的母亲,迟暮之年的外婆。母亲是这一番向日葵事业的女主角,也是荒野生活的情绪价值提供者,作者苦中作乐的心态和她如出一辙。起初作者在北边牧场生活,与母亲种葵花的南部荒野相隔数百公里。于是,母亲有机会成为“擅于到来和擅于离别的人”:每次带着大包小包看望女儿,离开时像撤走了一支部队。

向日葵地又变得空空荡荡了,整齐的空秆沿着河岸排列到视野尽头,属于它的故事告一段落了。没有戛然而止的突兀,也没有意犹未尽的落寞,而是知道生活仍在继续,相信对于书中的他们、现实的自己,未来的日子必定欣欣向荣,光芒万丈。

回味之余,我突然有了去阿勒泰旅游的想法。因为一本书的文字触动,我想去了解一位作家。作者李娟出生在新疆,不到一岁时就被托付给远在故乡四川的外婆,靠着外婆捡垃圾、卖鸡蛋养活,艰辛地度过童年。此后的成长阶段不停地在两地“转场”。十七八岁以后,同母亲在阿尔泰山牧区开过杂货店和裁缝铺,当过流水线工人、办公室文员,将近20岁时,开始业余写作。《羊道》三部曲、《冬牧场》等都是她离职回到草原,与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数月后完成的。

打开了李娟的第一本书,就情不自禁地想去读她的全系列。为什么呢?我想,或许是她的文字里,正好有我在匆忙生活中偶尔遗落的精神物质——“希望感”吧。李娟曾形容自己“从来不是一个乐观的人,但是一个容易快乐的人”,她把自己寻找希望与快乐的秘诀写进书里,她庆幸自己找到了写作这种倾诉方式,而于我们,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,能够在文字的世界里遇到她。她的文字可能在人迹罕至的天地间,而她又是真真切切地享受生命的人。

遥远的向日葵地,在每个人心中又是何种期盼的具象呢?辽阔而深远,浓郁而热烈,艰难而向上,温暖而充满希冀……

“我幻想着,有一天别人提起我,会说:‘这个人是只孤鸟,除了文学,没有第二个江湖。’”

收拾中学的笔记时偶然翻出了几本作文,一篇篇地读下去,文字虽然稚嫩,但也是现在的我无法再写出的真挚,现在回忆起来,那个时候也许就是我与文学的早期会面。小学六年,并不足以让一名阅读经验苍白得可怜的学生写出多么动人的篇章,甚至连普普通通的记叙文也能写作流水账。忘记是何时发生的改变,但我仍然能记起在翻阅范例文章时的复杂情绪,欣赏、羡慕与沮丧相互交织着,好似通往梦土的最后一张船票被买走了一般。

或者说这就是契机,没有了船票,我须以自己的步伐去丈量与追逐。进入中学后,课本上的世界突然变得有趣起来:老舍在冬天的济南等待春风唤醒,莫怀戚于散步中感悟生命,厢船上孩童们争相剥着罗汉豆,京华小院里也有女郎愿献肝胆……每读一段就有许多枝叶伸展开来,那枝桠上有欣然与忧愁、困惑与恍然,有赞许之处也有奋然想要争辩的段落,“读”不再是消遣,而是让人恍然间同作者一起散步、对谈。课程与见闻的逐渐增多,让我的感受与想象越发充盈,一步步地学着遣词造句,我想起那封写给窗前小枣树的信,以及往后无数篇由语文老师经手的我的作文,作文本便是我们隔空对谈的天地,他的朱红笔迹成了我文学根柢最初的养料。

如果“写”是为了在字里行间埋下我的情感,那么那个同它一起藏起来的秘密就是,“读”只是为了乐趣。

尚能记起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被字典“绑架”的两个人:随意翻开字典一页择几字作诗,我道“埋骨风烟葬窀穸”,她接“孤魂难还衣冢乡”;她言“南雁还寻寒潭渡”,我答“不似春江向西流”……无数个字句被反复涂抹,我们却乐在其中,开垦着贫瘠的地脉,渴望它由此变得丰饶。绯红的四字印在暗黄封皮上,小小一本《新华字典》,承载了多少人类的心灵。

一个人在意一个字的程度,有办法让我寻着来时的路再次找到怦然心动的路口吗?

当我醉在文学里,读到广阔原野,想的是趁着花色、看花争艳,是灿烂春华与温润雨雾,是碧波跌宕的湖光山色;读到街头流浪的老人,想的是渔火秋川,是聚合离散与甘苦辛酸;读到荒径小道,想的是可尽揽海天一色、享云起见日,是曲径通幽亦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惊艳;读到稻田与蛙鸣,想的是干旱之季的积蓄力量,是霞影下的弯曲背脊,是找不回的农村气息和样貌。阅览与俯拾间皆是寻常景象,但埋首案头前,转眼便能发觉他们不经意之美。

从字典到电子书籍,从文字旧雨到新知,人们的阅读方式变了又变,叙写的方式也多了又多,春秋之治与旧时堂前燕交相呼应,文学仍是文学自己。我已不再理会文学存亡的争辩或留意瞬息万变的风潮,而是愿意静下心来,在字句中寻觅。我所汲取的文字组成了我的世界,而在我笔下流淌的文字不再只是来自封闭的“我”,而是“我”的延伸,在这无限的延伸之中,还愿我的文字至少有一句能予以陌生人一分慰藉。

曹操尚能望梅止渴,文学亦可称之为食粮,它予我仓廪充盈,也望我将未曾宣口之言付诸笔端。我着迷于旧时之人“投身薪火”的喟叹,沉溺于“侬今葬花知是谁”的凄婉唱腔,也渴求于那个在文学原野上奔放的“理想我”。大家以文字同生命对谈,从而造舟摆渡、布施芳墨;我却时常懊恼与文学之道的相错,艳羡他人造诣。不知只要我愿翻开书页、提起笔杆,万里清辉便入梦来。

人间的四月天,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,亦是林徽因诗中百花的冠冕、雪化后的鹅黄、新鲜初放芽的绿。书中也有四月天,书中的四月天是铅华洗尽、采菊东篱,是繁华殆尽、静谧平淡,是低垂依依杨柳、夕阳日落云卷云舒。书中的四月天,有唯美诗词、清新书香,有古今才女、缱绻往事,亦有典籍名著、人生初见。

书中的四月天,映入眼帘的是诗词,摆在首位的便是李清照的婉约词和容若的纳兰词。

读李清照,不论是“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”,还是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,抑或是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”。从她的词中,我读到了“青灯孤影照,易居生难安”,清照和她的婉约词,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专属她的斑驳色彩与独特韵味。

读纳兰词,是“山一程水一程”“风一更雪一更”“聒碎乡心梦不成”的思乡,是“别有根芽,不是人间富贵花”的孤高冷傲,是“我是人间惆怅客,知君何事泪纵横”的惆怅,亦是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的决绝。我想,纳兰生来就是忧郁的,亦是敏感的,“家家争唱饮水词,纳兰心事几人知”,容若也会慨叹“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容若是不经雕琢,浑然天成的璞玉,容不得世俗的半点沾染。纳兰的心事,无人知也罢,就让后来人慢慢去琢磨,去猜测吧,这未尝不是容若留给我们的一阙纳兰词呢。

书中的四月天,有才女,也有她们的缱绻往事。读《世间簪花女》,我仿佛看到浮世悲欢的卓文君含泪写下《白头吟》和《怨郎诗》,自己无不为之悲戚,时光总是太过匆匆,以至于岁月沧桑了黑发,为文君写下《凤求凰》的相如也在渐渐远去,曾经的“愿得一心人,白首不相离”是否也被岁月浸染了淡薄与疏离?读罢安意如的《人生若只如初见》,为“欲知心中事,看取腹中书”的李季兰和“易求无价宝,难得有心郎”的鱼玄机哀叹,哀其爱情之悲怆,叹其才华之横溢。

书中的四月天,有在沙漠里行走的小王子,希望有人为他画一只小羊,在小王子的世界里我读明白了“一个人可以是忠诚的,也可以是懒惰的,这并不冲突。因为忠诚是人的品质,懒惰是人的天性”。书中的四月天,有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里的人物——丹麦王子哈姆雷特、奥赛罗、李尔王和麦克白。书中的四月天,有可以解忧的杂货店,不管有什么烦恼,只要写在信上在晚上投进卷帘门的投递口,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答案。在书中的四月天里,我看到余华笔下的福贵是怎么努力去活着,看到《人生》中刘巧珍为爱情无私奉献而毫无怨言,看到路遥书中的孙少安如何在黄土地上谱写平凡的世界,我也读到了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的《诗经》,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的《离骚》,“花落水流红,闲愁万种,无语怨东风”的《西厢记》……在书中的四月天里,我总能浏览国内外的名家之作,体味人生百态,慨叹古今社会的种种,时而哀叹人生之不易,时而惋惜时光匆匆,人生若只如初见,时而歆羡才子佳人的唯美爱情故事,时而萌生缕缕思乡之情。书中的四月天丰富而多彩,因此我的世界才有声有色、有滋有味。

林徽因在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中写到“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,是燕在梁间呢喃,——你是爱,是暖,是希望,你是人间的四月天”,在我书中的四月天里,有形形的人、丰富多彩的故事,有诗词、才女、缱绻往事,或悲或喜,或惆怅或喟叹,或神采奕奕或忧心忡忡。人间四月天本就是丰富多彩的,书中的四月天亦是。

在书中的四月天中,我明白“真正的平静,不是避开车马喧嚣,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”,于喧嚣的世界里寻得静谧,在诱惑面前作出明智抉择,为心中的理想执着奋进;在书中的四月天中,我懂得“文字是彼此内心的一种照见。且让我与你,煮一壶茶,焚一炷香,以古典之名,两心相照,清淡时光。如此。澹然,欢喜”,写词品茗,用笔墨排遣心事是一件难得而幸福的事情;在书中的四月天,“世事如书,我偏爱你这一句,愿做个逗号,待在你脚边。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,而我只是个摆渡人”,书籍之于我,是个摆渡人,让我的灵魂得以升华,思想得以净化,人生得以开阔,我也只愿做个逗号,做个认真的聆听者和阅读人。

作为一名每天游荡在实验室和宿舍之间的工科博士,平日里读“闲书”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。若是哪天“破例”捧起一本书,定是因为最近学习生活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,自己领悟不透,希望从书中找到一把钥匙,打开复杂的心结。早就听朋友推荐过《被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,可惜因为学业上的繁忙一直没有机会真正坐下来细细品读过。好在疫情的那段时间里有了一段清静的时光,我才真正打开它,而其中果然大有乾坤。

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。书中采用了苏格拉底对话式的形式来表达心理学巨匠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的思想,书中一共只有两个主人公:哲人和青年。这位青年对自己非常没有自信,对人生感到悲观绝望,因此感到很不幸福。而哲人却认为“世界无比单纯,人人都能幸福”。青年不同意哲人的观点,于是两人便展开了辩论,最终在阿德勒思想的引导下变得豁然开朗。

读书时,我就像是书中的那位青年,向哲人诉说着自己的困惑,同时也不断地被哲人的智慧击中。在如今这个教育普及化的时代,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科学的殿堂。然而,真正在其中获取到快乐的人却很少,大部分人都背负着沉重的枷锁缓缓前行。作为这科研军团的一员,我能清楚地感知到这种种的情绪,也明白其中的不易与艰辛。因此我想以科研人的角度来解读《被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中的观点,用书中的思想解答困扰科研青年的三大问题。其实,我们不是缺少快乐,而是缺少获得快乐的勇气。

我想对于一个刚踏入科研大门的准硕博生来说,读研读博中的自卑感很常见。它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,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“希望进步”或者“追求理想状态”。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,追求进步的普遍愿望。人类历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“追求优越性”的结果。而内耗的自卑来源于和别人比较,我们往往喜欢拿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处相比,结果往往产生强烈的挫败感。

书中哲人用18摄氏度的井水举例。我们对井水产生的不一样的感觉,完全是通过将它和周围的环境温度对比得到的。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也是一样。当处在一个优秀的环境中,自己就显得很微不足道了。但假若走入那些比自己差一些的人群中,不免又会觉得自己还不错。

当我们把那些正常完成学业的人当作胜者,自己自然就成了败者。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劣等的位置,认为人人都随时会愚弄、嘲讽甚至攻击自己,世界就变成了一个恐怖的地方。而实际上,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?或许会有人替你感到遗憾,但并不会对你的生活有过多的干涉。反倒是我们自己,在内心不断发酵这种自卑,不断精神内耗,最后把自己击溃。我们以为自己的失败,甚至是无法按时完成学业是一种羞耻,被他人嘲笑,但其实“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”。

在研究生阶段我们出错的概率直线上升,这其实是科研生活的常态。一方面我们初入科学大门,很多东西还不能熟练掌握。另一方面,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次不确定性的探索。以99%的失败来得到那1%的确定性结论,甚至这1%的确定性结论在未来也有可能被推翻。没有人能保证永远在走正确的路,这过程中注定充满了批判、质疑和不认可。但为什么这些批评最终会转换成我们的痛苦?用书中哲人的话来说就是,我们“不想被任何人讨厌。”我们期望做出一份完美的工作,赢得所有人的赞赏,或者至少是认可。而一旦被否定,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和对科研的热情。但这一切其实都是情绪作祟,或许换个角度就能柳暗花明。不被认可不代表无法被认可,只是我们需要再坚持一下,往前走总能找到答案,而不是逃避。

硕博阶段的学习和本科阶段有很大的不同,因为实验、论文不顺利而导致延期毕业的现象很多。但如果我们把延期毕业当成人生中的一大失败,把整个研究生阶段的意义寄托在那一纸毕业证书上的话,就会产生过度的恐惧和挫败感,最终无法走出自我封锁的空间,从而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。

书中的那位青年,苦恼于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和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。正如处在研究生阶段的我们,苦恼于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和看起来遥遥无期的毕业要求。仿佛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追求这一个个目标,一旦无法达成目标便会觉得痛苦,这样如何才能获得幸福?

书中哲人的一段话给了我们另一种看待人生的视角:“假如把人生比喻成是登山,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。假如把登顶作为目标,幸运的话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,走最短的路线到达山顶。那么到达山顶之后呢?人生就停下了吗?如果没那么走运,没找到通往山顶的路,或者因为意外登山必须终止了呢?那之前的人生都没有意义了吗?但如果我们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,而是登山本身,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,这才是现实性的人生。”

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。并且,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:“已经来到这里了吗?”

在科研这条路上,我们每个人都在跟随着科研的旋律舞动,但最终达到哪里我们可能无法预测。可能我们会成为科学家,可能会走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。但是,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某一个非要到达的目的地上,只要跳着舞的“此时此刻”充实就已经足够。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,这样的人生是隐藏着巨大潜力的。把读研读博的过程看作是一次生命体验,就像是人生游戏里的一个副本。不管最后有没有通关,只要你玩过,那么当别人问起你时,你都可以骄傲地说:“啊,研究生啊,那个副本我玩过,也就……”

时至今日,每当我遇到新的挑战,或者再次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时,我就又会拾起这本书,每次翻阅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收获。它就像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,值得我细细品读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